吴文化数据库与网站建设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2-10-12浏览:890

    2012年10月11日在苏州大学图书馆召开了吴文化数据库与网站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吴文化数据库与网站的进一步建设、如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数字化项目建设部主任何继红副研究馆员首先从资源、软件、管理、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吴文化数据库与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宜采用的相关对策,提出宜从人物、关键词、吴文化核心刊物入手建设权威的吴文化数据库,通过平台的二次开发解决自网站发布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及读者提出的新需求,在管理上要分工有职、定期完成、互相支援保证吴文化资源建设的数量与质量,在管理机制上要制订相关制度以保证项目的良好运转。
 
    古籍特藏部主任赵明副研究馆员提出古籍部有丰富的古籍特藏资源,应在吴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宜制订一个资源建设次序,有计划分步骤地一批一批地建设下去,让沉睡中的珍贵古籍资源在吴文化网站中放射光芒,滋润养育当代的广大读者。
 
    孙植博士后热情赞扬了吴文化数据库建设的意义,认为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标志,希望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全文的阅读问题,并通过建立吴文化论坛,吸引并笼络地域专家学者,在他们中产生重要影响。
 
    李峰教授提出资源建设要有重点、有学术性、有特色,收藏的应是精品资源;资源建设要有开放性,要与相关文化建设单位如博物馆、戏曲馆及有关文化网站共建共享;同时要通过建立论坛,吸引我校、周边高校的师生以及吴文化学者来分享、交流吴文化。
 
    党委书记周建屏研究馆员从文化普及、地方共建、项目立项、社会信息、文化产品等诸多方面来提升吴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层次,发展吴文化数据库与网站的社会影响力。
 
    会议中,来自数字化项目建设部的毕莹老师、马逸敏副教授、陈建忠副研究馆员、何柯老师、周煜闳老师,以及古籍特藏部的马俊芬博士、黄建林老师、信息咨询部的任荣老师、段文文老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各自的想法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图书馆馆长罗时进教授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吴文化数据库在结项后,今后的建设定位将更高,将成为图书馆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一项工作,要有更高、更长远的考虑。罗馆长分别从资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版面的视觉性、知识的多层次性、传播的普及性、更新的及时性、利用的便利性、系统的科学性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全面更高的要求,并决定开始与项目有关的《吴文化词典》的建设,并同意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每周推荐”以普及吴文化的知识。
 
 
图书馆馆长罗时进教授(博导、吴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在发言
 
    本次会议更加密切了数字化项目建设部与古籍部及图书馆其它部门的合作,古籍部及图书馆其它部门的老师要关注、参与吴文化的建设,数字化项目建设部的老师也要主动去古籍部、其它部门发现、获取重要的吴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以项目带动全馆各部门老师的通力合作,共同建设、打造吴文化精品,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图书馆党委书记周建屏研究馆员在发言
 
李峰教授在发言
 
赵明主任在发言
 
孙植博士后在发言
 
    本次会议是在今年五月份吴文化数据库获教育部CALIS项目一等奖后第三次召开的吴文化数据库与网站建设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