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阅览共享空间活动报道|苏州藏书,源远飘香

作者:发布时间:2018-11-12浏览次数:744

通识阅览共享空间活动报道

  

苏州藏书,源远飘香

  

苏州,史称姑苏,自春秋吴王阖闾建城,到如今已有2 500余年的建城史。在这千年的风雨洗礼中,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苏州一直都是每个历史时代文脉的重要汇集点。2018117日晚,在本部图书馆通识教育基地,周建屏研究馆员以“苏州藏书”为主题,带着大家穿越回到春秋战国、唐宋元明,给大家讲述了藏书文化在苏州的根源和兴衰。

讲座从苏州藏书文化的概况、源流、兴衰原因、文化特点、世家风采和文化影响等角度展开。活动伊始,周建屏研究馆员从苏州穹窿山切入话题,孙武在此著成兵中圣书,朱买臣留下读书台传世,李根源则写成《吴郡西山访记》为《吴县志》的编撰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这些都是促成苏州藏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藏书之所以在全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可以归因于它具有地域代表性、史实性典范、文化性现象、学术性经典等特质。接着,周建屏研究馆员以孔师门生——“南方夫子”言子的读书家风传承80代,隋炀帝崇尚文化书籍,在苏任职的韦应物、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等人为典型,着重介绍了藏书文化在苏州的历史底蕴。


一地之力,缘何能够藏书千万,甚至一时超过皇城。周建屏研究馆员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积累,总结出五点原因:一、国泰民安,崇文重教的社会背景;二、天堂福地,远离灾祸的自然环境;三、郡望、藏书世家众多的经济基础;四、历朝科举,隐士文化的制度保障;五、崇尚“生活缤纷绕,惟有读书高”的吴地民风。苏州当地的藏书流派、世家、园林众多,多种派别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苏州藏书独特的文化特点。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历史代入感,周建屏研究馆员从苏州史上著名的藏书家入手,让同学们领略到各位大家的传奇风采。姑苏席氏被后世誉为刻书业之首,唐伯虎的学圃堂、耦园中的鲽研庐等也都映照出苏州藏书文化的经久不息。由此沿袭下来的不仅仅藏书这一传统,它还对苏州后世形成了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影响。从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到教育工作的重视,再到文物古迹的保护,现代苏州很好地继承了古风古训,并融入了很多新的元素。

讲座临近结束,周建屏研究馆员以三句话作为总结,并以之作为劝诫送给在座的各位同学。“要读书先藏书,藏好书先读书,读藏书先修行。”足够的经济实力、敏锐的辨别能力、坚定的精神毅力三者缺一不可。苏州是一块孕育文化、培养人才的沃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这里勤勉学习,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梦想。

(供稿:本部馆图书服务部; 2018118日)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 邮编: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