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2019年读书节 相约通识教育基地

作者:发布时间:2019-05-13浏览次数:1234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苏州大学图书馆立足于苏州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吴文化”特色馆藏,开展了2019年读书节系列活动,让苏大学子通过阅读活动感受到祖国的发展,激发大学生们爱国爱校热情。20193-4月,苏州大学图书馆通识教育基地推出了“通识有约·2019读书节”系列讲座活动,助力青年成长,营造书香校园。

327日晚,第一场讲座,“考研规划指导——选择与坚持”。由程大伟老师主讲。程老师从专业选择和地域选择两方面进行解读,普及了考研的初试科目和复试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身多年的辅导经验,给大学生们揭开了研究生初试和复试的神秘面纱,让大家更客观更全面的了解考研。程老师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剖析了考研的要点,在座同学无不受益匪浅。


    43日晚,第二场讲座,“科研能力的培养”,图书馆研究馆员何继红老师主讲。就大学生如何培养一流的科研素质、如何具备一流的科研水平和如何做一流的学问三个方面,何老师给同学们指明了以后的努力方向,并解答了部分大学生就现阶段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方面的困惑。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盛则国盛”,何老师殷切期盼大家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发力点”,成就一番事业。

410日晚,第三场讲座,“《浮生六记》里的沧浪亭”,图书馆图书服务部韩静娴副主任主讲。试问哪本书可以最贴切地描述苏州的老街古巷?首先想到的是沈复的《浮生六记》。韩老师生动轻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同学们无论是对《浮生六记》这本书,还是对沧浪亭都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不到沧浪不知沧浪之美,413日,韩老师带领二十多位大学生行走沧浪亭,一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便是对静谧幽雅、小巧玲珑的沧浪亭最好的诠释。行走的阅读,吸引大学生们对苏州园林文化的深入了解,激发了大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作为图书服务部的阅读推广人,我们为自己的工作和获得的成绩感到自豪。

417日晚,第四场讲座,“如何用手机拍出别样的照片?”,黄鹂老师主讲。摄像是光影的艺术,每一张优秀的相片背后都包含着一本书、一首诗或是一段人生。手机是大学生日常必备物品之一,黄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摄影经验,利用专业的摄影知识,结合多组图片实例,通俗易懂地给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利用手机拍出大片既视感。讲座最后,黄老师写下一段寄语,“培养摄影之眼,记录生活之美”,期待大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发现美的能力,用自己的手机拍下生活中的美丽瞬间,随时记录身边的人、景,留下对学校的爱的印记。

4月24日晚,“通识学生讲坛”,由图书服务部许鹤平老师主持。作为每学期的“保留节目”,“通识学生讲坛”旨在检验大学生志愿者和读书会成员们阅读成果,同时也是锻炼同学们的ppt制作技能和演讲能力。陈春文、钱雨欣、李尚妍、李尚妍、吴亭周、陶蝶、赵健国、朱子言等同学跟大家分享了阅读《茶馆》等书过程中的收获和个人感受,活动现场精彩纷呈,生动有趣的读书分享,给2019年读书节的“通识有约”画上完美的句号。

 

 

 

 

    “通识有约·2019读书节”系列活动共5场讲座,以宣传吴文化、提高青年学子各项技能、助力青年成才为目的,受到苏大学子的热烈欢迎,参与的大学生250人次多,收到学生志愿者现场活动报道19篇,读书会会员优秀读书心得9篇。

期待我们明年再“约”!

  

苏州大学图书馆通识教育基地苏州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会撰稿
2019-05-08

版权所有©苏州大学图书馆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 邮编:215006